詞條
詞條說明
”該自動化智能技術可實現每月24人次為周期的GMP級別的細胞制備通量,為我國的生物先進制造提供了上游細胞來源的智能保障,有了這臺設備后,從事誘導多能干細胞的科研人員不再靠人工操作養細胞,甚至不具備養細胞技術的人只要靠這臺儀器就能獲得誘導多能干細胞。“張驍補充說道。 據悉,目前各醫院細胞臨床應用迫切需要干細胞制備裝置,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設備已逐步在各研究單位或一級醫院研究中心開始推廣。網5月18
GBI SOURCE數據顯示,近5年來,CDE手里的國產1.1類化分子數目除了在2016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上升趨勢。2017年申報數目為112個,包括臨床申請和上市申請,達到十年之。生物申報數量62個,是2016年的2倍多。2017年,由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和天津康希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重組埃博拉病毒苗獲批,這是預防性生物1類新。 創新井噴 2017年10月,CFDA發布《關于調整
對這些跨國企更為利好的消息是,其產品獲批后不就便被部分地區納入醫保范圍。2017年12月,諾華的蘆可替尼和培唑帕尼、阿斯利康的奧西替尼、強生的伊布替尼、BMS的達拉他韋/阿舒瑞韋、羅氏的維莫非尼均被浙江省納入大病醫保范圍。諾華的沙庫巴曲/纈沙坦、BMS的達拉他韋/阿舒瑞韋還在2018年1月被吉林省納入該省的乙類醫保目錄。泰瑞沙也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早期被部分地區納入醫保。阿斯利康CEO Soriot
其中最為矚目的老藥再開發用途為療罕見病的新藥。事實上,開發一只罕見病新藥險極大,不僅需要大量經費投入,而且一旦通不過臨床試驗關口即意味著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泡湯”。故無論美國還是歐盟藥政機構對在老藥里開發能療罕見病的新藥研究工作都非常支持。 據美國FDA方網站報道,迄今經FDA批準上市的從老藥里轉變用途的療罕見病及市場急需的新藥已有10只: 1.咪唑硫呤:原為白病療劑,現新增用途為免疫抑制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