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是利用等離子體對物料表面進行處理,到達常規表面處理方法無法達到的效果。等離子體的“活性”組分包括:離子、電子、原子、活性基團、激發態的核素(亞穩態)、光子等。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就是通過利用這些活性組分的性質來處理樣品表面,從而實現清潔、表面活化等目的。 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目前在印制板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面北京歐倍爾來為您列舉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印制板上起到的作用: 1.鉆
提高PTFE表面的潤濕性能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鈉-萘絡合物化學處理,還有一種是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設備處理。 鈉一萘處理液是由等量(物質的量)的鈉和萘在四氫呋哺、乙二醇二甲醚等活性醚中溶解或絡合而成的。鈉一萘處理液對 FE表面的改性機理:鈉先將較外層電子轉移到萘的空軌道上,形成陰離子自由基,再與Na 形成離子對;萘基陰離子轉移到PTFE上,使其失去氟離子而生成一個中性基團。進而
隨著人們環保和節能意識的逐漸提高,眾多大中型企業如鋼鐵冶金、石油化工、火力發電廠等,己將提高燃燒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等作為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強產品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鋼鋏行業的軋鋼加熱爐、電力行業的鍋爐等燃燒裝置和熱工設備,是各行業的能源消耗大戶。因此,如何測量和提高燃燒裝置的燃燒效率、確定較佳燃燒點,是十分令人關心的。 供給加熱爐、鍋爐等加熱設備的燃料燃燒熱并不是全部被利
近紅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見光(VI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 ASTM 定義的近紅外光譜區的波長范圍為 780~2526nm (12820~3959cm1),習慣上又將近紅外區劃分為近紅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紅外長波(1100~2526nm)兩個區域。 由于近紅外光在常規光纖中有良好的傳輸特性,手持式近紅外光譜儀其儀器較簡單、分析速度快、非破
公司名: 北京歐倍爾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聯系人: 張經理
電 話: 010-62844585
手 機: 13661010437
微 信: 13661010437
地 址: 北京海淀清河清河嘉園東區甲一號樓1338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