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穴位貼敷療法屬于傳統的中醫外治法,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經絡學說,在病體相應的腧穴上,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貼敷,以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疾病的目的。即將中草藥加工成藥泥、藥丸、藥粉、藥膏等不同制劑,貼敷在選定的穴位上,靠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藥物的吸收作用來**疾病的一種方法。由于穴位貼敷療法簡單易行,*而**,且**各科疾病確有良好的效果,故臨床應用較廣。報道較多還是
膏藥經皮膚發揮作用貼膏藥療法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藥直接敷貼于體表,而制作膏劑的藥物大多氣味較濃,再加入辛香走竄較強的引經藥物,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據現代藥理研究,黑膏藥在吸收、療效方面**橡膠膏。但由于黑膏
1.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時,不要立即用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于受傷部位。因這類膏藥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傷后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2.局部有破損者,不可將膏藥直接貼在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4.如果貼膏藥后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自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進行抗
外用貼膏藥,方法較重要皮膚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長時間敷貼膏藥,造成局部溫度高、濕度大,代謝廢物不能排出,就會刺激局部皮膚,產生瘙癢等不適。一般來說,膏藥半天或一天換一次,這要根據說明書上的藥效持續時間來定。每天以8~12小時為宜,破潰的創面較好不貼。在貼膏藥前,應先用熱毛巾將準備貼膏藥的部位擦凈、拭干,這樣有利于患處的毛細血管張開,可以讓藥物較好地透皮吸收。如果因為天氣寒冷,橡皮類膏藥
公司名: 日照海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
電 話: 13589043557
手 機: 13589043557
微 信: 13589043557
地 址: 山東日照山東濟南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