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美國一位心理學教授用3年的時間,研究了兩萬名青少年,研究發現:能夠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經常向父母傾訴的青少年,較少出現學習成績欠佳或染上吸毒、 酗酒等惡習的現象;多數的事實是,孩子滿11歲之前,通常什么都跟父母說,父母總是他們較先想到的傾訴對象。但是從十二三歲到成年的那幾年里,情況會變得 完全相反,他們會先去找朋友傾訴,然后也許是老師或輔導員,最后才輪得上自己父母。同時,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感覺到,他們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或聽說某某孩子,不但跟父母犟嘴,而且還會沖上去打父母。很多時候,被孩子打罵的父母不但不會真的責怪孩子,甚至一味忍受孩子的暴力行為,認為那樣才是愛孩子。事實上,父母這樣的行為只會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1、父母經常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孩子不聽話或者對待其他人的解決方式上,父母往往是通過語言、行為暴力解決。父母作為孩子的**任老師,所作所為都在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孩子,孩子認為
青春期叛逆是每個孩子必經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厭學、抵抗父母等方面,也是父母較頭疼的一個時期。傳統的打罵教育往往會使得孩子叛逆加重,甚至會拉大親子之間的隔閡,那么父母究竟該怎樣去正確的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呢?1.注意說話的方式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往往對家長說的話并不是言聽計從了,并且在內心里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自尊心也變得要強,因此家長說話不能再像之前那樣隨意的說
孩子的“起跑線”并不在乎金錢與物質的堆壘,“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是對孩子的一個標準,而是要求家長不要落后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德育——家庭教育的靈魂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能力和素質培養,一些家長把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簡單理解為擁有眾多特長,認為特長多就是能力強。因而,家長進行教育時只關注孩子的智育。家長每天只是要孩子學習,練習各種特長,卻忽視了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對孩子的教育,應以德為
公司名: 河南思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李榮建
電 話:
手 機: 13073700440
微 信: 13073700440
地 址: 河南鄭州金水區金水區建業置地廣場B座
郵 編:
網 址: situ888.b2b168.com
公司名: 河南思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李榮建
手 機: 13073700440
電 話:
地 址: 河南鄭州金水區金水區建業置地廣場B座
郵 編:
網 址: situ888.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