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NS337 除鎳以外,各種元素在鎳基合金中的作用分別如下:硼、硅元素的作用:顯著降低合金熔點,擴大固液相線溫度區,形成低熔共晶體;脫yang還原作用和造渣功能;對涂層的硬 化、強化作用;改善作工藝性能。銅元素的作用:提高對非yang化性酸的耐蝕性。鉻元素的作用:固溶強化作用、鈍化作用;提高耐蝕性能和抗高溫yang化性能;富余的鉻容易與碳、硼形成碳化鉻、硼化鉻硬質相從而提高合金硬度和耐磨性。鉬元素的
Alloy625 鎳基高溫合金成分和性能鎳基高溫合金中應用zui為廣泛。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鎳基合金中可以溶解較多合金元素,且能保持較好的組織穩定性;二是可以形成共格有序的 A3B型金屬間化合物γ[Ni3(Al,Ti)]相作為強化相,使合金得到有效的強化,獲得比鐵基高溫合金和鈷基高溫合金更高的高溫強度;三是含鉻的鎳基合金具有比鐵基高溫合金更好的抗yang化和抗燃氣腐蝕能力。鎳基合金含有十多種元素,其
Hastelloy G50 從20世紀30年代后期起,英、德、美等國就開始研究高溫合金。第二次大戰期間,為了新型發動機的需要,高溫合金的研究和使用進入了蓬展時期。40年代初,英國首先在80Ni-20Cr合金中加入少量鋁和鈦,形成γ相以進行強化,研制成種具有較高的高溫強度的鎳基合金。同一時期,美國為了適應式發動機用渦輪增壓器發展的需要,開始用Vitallium鈷基合金制作葉片。Hastelloy G
1.4645 與傳統的以合金碳化物或氮化物為主要的強化相使鋼達到度的觀念不同,S46910鋼以Fe-Cr-Ni為基體,以Cu、Mo、Ti、Al作為強化元素,將C控制到≤0.02%的水平。首先通過固溶處理,使合金元素充分溶入基體中,然后快冷,獲得合金元素過飽和的板條狀馬氏體組織;再進行時效處理,從馬氏體基體中析出以金屬間化合物為主的沉淀硬化相,同時使部分馬氏體產生逆轉變,形成逆轉奧氏體。 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