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灸法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中醫外治法,其療效已經被歷朝歷代無數醫家臨床實踐所證實。隨著艾灸療法臨床范圍的不斷擴大,對其治病機理的探究也在進一步深入。**上對艾灸機理尚無定論,國內研究人員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以經絡系統為基礎,結合現代實驗研究,認為灸法作用機理與下面五個方面有關。1、局部刺激作用艾灸對人體局部的溫熱刺激,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皮膚組織的代謝能力也會得到加強,炎癥、粘連、滲出物、血
蠟療是一種利用加熱的蠟敷在患部,或將患部浸入蠟液中的理療方法。具有*腫脹、加深溫熱作用、松解粘連,軟化瘢痕的機械作用。現代蠟療技術是把中藥與蠟療**地結合在一起,可加強細胞膜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產生柔和的機械壓迫作用,使皮膚柔軟并富有彈性,能改善皮膚營養,加速上皮的生長,有利于創面潰瘍和骨折的愈合,還具有鎮痛解痙作用。蠟療有著悠久的歷史。《本草綱目》中曾有記載:“……用蠟二斤,于悉羅中熔,捏作
肌筋膜松解術的來歷彈式針刀筋膜松解術的來歷大約在2008年,我在網上了解到浙江嘉興醫院有個田存好醫師,朱漢章老師親傳弟子,醫學博士。他的針刀也是在只扎1厘米之內,運用的筋膜療法,還講究筋膜養生。我馬上到了田存好老師那里,學習他的技術,經過交談我們成了好朋友。他告訴我國內有個胡**偉,正在推廣**微針刀,也是用的筋膜理論。胡**偉還在考慮弄一個針刀槍,用脊柱矯正槍改制。這句話讓我給記住了。回來后我無意之間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
公司名: 北京鴻玉堂中醫研究院
聯系人: 姜經理
電 話: 18863060360
手 機: 18863060360
微 信: 18863060360
地 址: 山東威海榮成市盛悅商務11樓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