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艾灸,簡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艾灸作用機制與針灸有相近之處,并與針灸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諸多優點。1、“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較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后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自
灸法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中醫外治法,其療效已經被歷朝歷代無數醫家臨床實踐所證實。隨著艾灸療法臨床范圍的不斷擴大,對其治病機理的探究也在進一步深入。**上對艾灸機理尚無定論,國內研究人員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以經絡系統為基礎,結合現代實驗研究,認為灸法作用機理與下面五個方面有關。1、局部刺激作用艾灸對人體局部的溫熱刺激,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皮膚組織的代謝能力也會得到加強,炎癥、粘連、滲出物、血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原理是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灸法的運用當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后,時間亦在石器時代。艾灸產生于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并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作用,通常針、灸并用,故稱為針灸。艾灸后常常會有失眠的癥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
除必須注意有關**的各事項外,主要須防止耳廓感染和暈針。①針具、藥子、磁珠等器具必須嚴格消毒,耳穴局部皮膚常規消毒。②出針時,在局部涂以2.5%碘酒。如有出血,可先壓迫止血,再擦碘酒。③夏季敷貼藥子、磁珠時,耳穴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④換貼藥子時,休息一天為宜,將耳部膠布膏痕跡擦凈,以免皮膚感染。⑤用皮內針、三棱針、皮膚針等刺激耳穴后,盡量不要淋洗耳廓局部。⑥如**后耳穴局部紅腫、破損,或伴有少
公司名: 北京鴻玉堂中醫研究院
聯系人: 姜經理
電 話: 18863060360
手 機: 18863060360
微 信: 18863060360
地 址: 山東威海榮成市盛悅商務11樓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