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和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我國對環保領域的投入持續增加,危廢處理行業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一背景下,一系列有利于危廢處理行業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然而,近期多地生態環境部門紛紛對危廢利用處置能力過剩發出預警,提醒投資者在決策時務必保持謹慎。以往危廢市場價格高位運行,吸引了大量資本踴躍進入。但如今價格急劇回落,以山東市場為例,跌幅甚至過50%。這
2022年8月,有關部門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浙江一家企業存在“批小建大”的問題,偷偷將2臺150蒸噸燃煤鍋爐改建成了2臺220蒸噸的。這意味著每年的燃煤消耗**出了10萬多噸,違反了污染物排放等相關指標控制標準。近幾年來,“批小建大”問題屢屢出現,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實際上,一些企業為了較快、較容易地獲得審批,或者規避執法檢查,通過壓縮建設規模和實際產能等手段來達到目的,形成了“批小建大”。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四不兩直”工作檢查中發現,一些地方企業存在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標排放、生產臺賬及監測數據涉嫌造、不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等問題。這一發現,揭示了一些地方基層部門在生態環境問題上的短板。這些地區的環境部門并不是發現不了這些問題,而是因為這些問題往往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和處罰。有時發現問題上報,但卻無人理睬,因為部分地方**較注重發展、營境以及財力投入。尤其對依法需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共同的問題,據報道,某生物領域上市企業被環保行政處罰,原因是相關人員環保意識單薄,循環水站直接將水排入地下取水井。企業被環保行政處罰,股價也受到很大影響。環保禁區不能觸碰。一些企業可能會忽視環保,據統計,僅2021年一年的時間,全國下達的環境行政處罰書有13.28萬份,罰款金額總計多達116.87億元。今天,向大家科普10種環境違法行為,有這些行為的企業一定要盡快改正。1.環評
公司名: 中聯**傳媒(江蘇)有限公司
聯系人: 秦芳
電 話:
手 機: 15312004887
微 信: 15312004887
地 址: 江蘇南京建鄴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186-1號908室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