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三身佛和三世佛的區別 釋迦摩尼如來貼金佛像訂購 盧舍那佛樹脂雕像 廠家直批
1、三神佛,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身” 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2、三方佛,是按所處的三個空間位置劃分的,是指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較樂世界的阿彌陀佛。3、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對象,俗稱“三寶佛”。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間計算的“縱三世佛”。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扁鵲,戰國時期醫學家,約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310)。扁鵲善于運用四診:望聞問切。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精于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
莊嚴雕像廠直供 樹脂觀音大士 藥觀音鎏金佛像 魚籃觀音彩繪佛像坐像 質量上乘
佛教菩薩名,為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譯,亦譯作“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十八羅漢,系自十六羅漢演變而來。目前所知較早的十八羅漢像,為五代·張玄及貫休所繪。其后,宋·蘇東坡分別為此二畫題十八首贊,并于貫休所作標出羅漢名稱。此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